生物識別如何成為金融“鑰匙”?
生物識別技術正成為一個蓬勃發(fā)展的領域,成為信息處理及計算機工業(yè)的一個重要應用方向,尤其在以金融為代表的領域存在廣闊發(fā)展空間,引來了科技公司的注目。
美國發(fā)布2020財年國家安全預算概要
2019年3月11日,美國聯(lián)邦政府總統(tǒng)府(白宮)預算管理辦公室發(fā)布了2020財年聯(lián)邦預算概要,其中包括一份國家安全預算概要。詳細的預算文件預計將在2019年3月18日發(fā)布。
微軟Word中的新漏洞允許攻擊者繞過所有防惡意軟件防御
Mimecast研究實驗室的一組研究人員發(fā)現了一個影響Microsoft Word的新漏洞:允許黑客繞過目標系統(tǒng)上的反惡意軟件等所有安全措施。該漏洞的目標是微軟處理OLE文件格式時的整數溢出錯誤,一群來自敘利亞的黑客發(fā)現了這一重大問題。
三星S10面部識別遭詬。好妹媒怄i哥哥手機
三星自Note 7以來一直使用虹膜識別,而在S10上這個功能被取消,換成了傳統(tǒng)的2D人臉識別。而2D人臉識別也由于準確率較低,安全性較低而遭到了用戶的詬病。
人生識字“憂患”始 校園安防不可休
AI、云、大數據,這些當下炙手可熱的技術正在改變校園,催生了多種應用場景:AI 機器人教師、智能測評、拍照搜題、智能排課、自適應系統(tǒng)等在眾多結合可能性中,智慧校園安防獨樹一幟。
新型漏洞thunderclap 允許黑客用數據線攻擊PC
近日,來自劍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與萊斯大學及斯坦福國際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公布了一個新發(fā)現的漏洞Thunderclap,能夠影響所有使用Thunderbolt接口的設備,并且允許黑客通過數據線黑進PC,影響包括MacOS和Windows在內的所有主要操作新。
電子手環(huán)項目惹爭議 安全與隱私需平衡
2019年3月4日,一條內容為“總有一天落到你的頭上”的微博指涉廣州廣雅中學計劃用485萬元采購一批學生用的電子手環(huán)及管理系統(tǒng),替代傳統(tǒng)的飯卡之余,用以記錄學生在校園內的健康狀況,實時定位,甚至根據課上舉手頻率去評判學生課堂活躍度。
英特爾攤上事!處理器再現高危漏洞
近日,美國伍斯特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在英特爾的處理器中發(fā)現了一個高危漏洞Spolier,這一漏洞會泄露用戶的私密數據,而且目前封殺軟件對此無能為力。
AI芯片 安防產業(yè)攪局者?
在安防產品中,交換機、IPC、硬盤刻錄機、各類服務器等智能設備都需要芯片,在安防智能化進程中,產品升級將帶來存量和增量市場的共同增長。如此,AI芯片自然也就引起了行業(yè)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詐欺獵物160萬+,同盾科技、猛犸等詐欺獵人們的反擊戰(zhàn)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各方面的技術都有了很好的突破。但有些人用在歧途上,損害不少人的利益,F在市場上網絡黑灰產的泛濫就是最好的證明。為了對抗這些網絡詐騙,市場上出現如同盾科技、猛犸反欺詐、數美科技、FireRadar(金火眼)等相關反詐欺企業(yè)。
你的數據已被秘密倒賣!121家企業(yè)被爆參與灰色交易
美國佛蒙特州剛剛通過法令,要求所有購買和出售第三方個人信息的公司進行注冊備案。已知的涉及這個行業(yè)的公司有121家,這畢竟是個灰色行業(yè),因此,需要一些規(guī)則來約束。
AI面部識別面臨的問題
人工智能識別人臉技術還是一項新技術,顯然它并不完美,應該謹慎處理。此外,與許多新興技術一樣,到目前為止,還缺乏管理其使用的許多法規(guī)。而這些法規(guī)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內出現。
物聯(lián)網安全性落后于技術發(fā)展將面臨風險
如今,安全性通常落后于技術的采用速度,而很少有哪種技術像物聯(lián)網(IoT)一樣得到爆炸性增長。盡管物聯(lián)設備市場迅速成熟,但直到現在,但安全性一直是人們事后才考慮的問題,為全球各地的黑客和網絡攻擊者創(chuàng)造了前所未有的機會。
全面屏手機給指紋識別帶來了什么?
指紋識別技術就在那時候被各大手機廠商爭相模仿,早期的指紋識別也非常的單一,均采用了電容式指紋識別,電容式指紋模塊是利用指紋傳感器與導電的皮下電解液形成電場,指紋的高低起伏會導致二者之間的壓差出現不同的變化,借此可實現準確的指紋測定。
Facebook承認:參與研究間諜軟件有18%是青少年,不是5%
據外媒報道,一項TechCrunch的調查顯示,Facebook每月向青少年和成年人支付高達20美元的禮品卡,用于安裝一個具有根網絡訪問權限的研究VPN,以監(jiān)視他們所有的移動應用程序活動、網頁瀏覽,甚至加密通信。
希捷和IDC白皮書預測:全球數據圈將從2018年33ZB增至2025年175ZB
全球領先的存儲解決方案提供商希捷科技日前分享了希捷科技贊助、國際數據公司(IDC)發(fā)布的《數字化世界—從邊緣到核心》白皮書以及《IDC:2025年中國將擁有全球最大的數據圈》白皮書的主要研究成果。
深網視界百萬數據泄露,人臉識別信息安全引擔憂
大部分企業(yè)把關注點放在業(yè)務發(fā)展上,對數據安全管理的投入卻很少。那么,人臉識別信息的泄露會給用戶帶來怎樣的影響?用戶在使用人臉識別產品時又該如何防止信息泄露呢?
資訊訂閱
-
LCS(LKT)版權保護芯片方案介紹一:方案概述
2025-03-12
-
LCS2110R-S單總線協(xié)議說明
2025-03-11
-
LKT4202UGM新一代安全認證加密芯片,守護聯(lián)網設備和服務安全
2025-02-12
-
ATSHA204A國產替代加密芯片LCSHA204
2025-02-11
-
加密芯片型號對比
2025-01-08
-
凌科芯安低成本高性能防復制加密芯片LCS4110R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