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12個字創(chuàng)造12萬億:觀念、生態(tài)、人口、科技、貿易、地理
05一年幾萬億鈔票涌向南粵
在全球化時代,談一省之實力,必須談貿易,尤其外貿。清末,廣州就有“天子南庫”的美譽,因為貿易,廣州人賺到了大筆的銀兩。
時至今日,廣州的貿易尤其是外貿依然在中國的經濟版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據廣州海關統(tǒng)計,2021年,廣州市外貿進出口總值10825.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5%,成為全國第7座“外貿萬億之城”。
深圳的外貿數據更是在2021年達3.54萬億人民幣,出口規(guī)模連續(xù)第29年居內地首位。
2021年,廣東外貿進出口首破8萬億大關,達8.27萬億元人民幣,較2020年增長16.7%,單年外貿增量1.18萬億元,連續(xù)36年進出口規(guī)模全國第一。
那么,這個增量1.18萬億元是怎么來的?這很重要,增量背后是經濟的走勢、財富的分配,還有資金的活躍度。
廣東外貿第一大主體民營企業(yè)進出口增長19.5%,占比達56.4%,較2020年提升1.3個百分點;外商投資企業(yè)、國有企業(yè)進出口分別增長13.3%、13.1%。
注意,增量居然是民營企業(yè)唱主角,這就是廣東外貿最大的“底牌”。
而且廣東外貿絕對不是靠低附加值的產品來搶占市場份額,而是高舉高打,走科技路線。
2021年,廣東機電產品出口增長17.4%,占出口總值的69.1%,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家用電器、電工器材出口分別增長18.7%、13.2%、20.9%。
廣東外貿的趨勢是:賺科技的錢,賺智慧的錢,而且實際上正在快速修筑自己的“護城河”,既有高性價比,也有越來越高的科技含量。
你只知道廣東人愛叫別人“靚仔”、“老板”,一聲“靚仔”或者“老板”,你可能骨頭都酥了,你不知道的是在波詭云譎的國際局勢下,那個叫你“靚仔”的廣東人交了很多朋友,而且這些朋友都在大買廣東貨——2021年,廣東對主要貿易伙伴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前五大貿易伙伴依次為東盟、中國香港、美國、歐盟和中國臺灣。
一邊叫人“靚仔”、“老板”,一邊憑本事讓朋友們乖乖打開錢包,大買特買,一年幾萬億花花綠綠的鈔票涌向我南粵大地,這才是真本事。
要堅定信念,更要堅決賺錢,這就是廣東人的“兩手抓”和“兩手都要硬”。
06歷史風云經濟潮流匯集廣東
廣東何以成為中國第一。繌V東何以聚億萬之眾,吸引天下英才?廣東何以能如印鈔機一般成為中國的第一納稅大省?
除了前述的十個字:“觀念、生態(tài)、人口、科技、貿易”之外,其物理空間的基礎是什么?
這一基礎就是:我站在這里,歷史的風云、經濟的潮流、產業(yè)的迭代都在這里匯集,即我大廣東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而這也是泱泱中華獨一份!
早在明代,荷蘭人就有登陸澳門的記錄,因為自歐洲而來,彼時廣東轄下的澳門是最近的登陸點之一,而如果登陸福建、浙江還需要繼續(xù)沿海北上。澳門較長時間內成為中西貿易的中轉站之一,直到后來廣州參與其中,并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廣東面臨南海,出則是廣闊的太平洋。所以,江門人何以能在美國的鐵路歷史上青史留名?因為廣東人是開眼看世界最早的一群人,闖世界,廣東人是要闖到太平洋上去的!這就是格局,這就是視野!
當新的經濟形態(tài)、結構、生產力從海上破浪而來,內地省份慢一拍的結局就早已注定,這也是廣東的地理優(yōu)勢所決定的。這一趨勢早在清末就非常明顯,東南沿海的生產力快速攀升,內地省份的農業(yè)色彩更濃,一些省份成為“大糧倉”既是國家的選擇,也是歷史分工的必然。
浙江、山東以及東北三省與日本、韓國等毗鄰,由于當時的現實因素,防范外敵成為重要任務,尤其是抗倭甚至成就了一代名將戚繼光。
而日本本身并非現代科技、經濟的發(fā)源地,而只是一個跟隨者,所以,以上諸省在漫長的年代里基本沒有太多獲益,反而遭受不少損失。
福建在1949年之后,因為臺灣的關系,也并不是發(fā)展的重點區(qū)域,很多閩商要么去東南亞發(fā)展,要么去廣東發(fā)財。
只有廣東,附近既無日本這樣的國家環(huán)伺,又遠離臺灣,加上在清末廣州還拿到了“一口通商”的好牌(拿到這張好牌的重要原因之一,恐怕也是在重要的外貿城市中,廣州距離京城最遠),所以加速崛起。
及至改革開放之后,深圳利用香港的各種資源、資金之便利加速發(fā)展,霍英東等開始在廣州修建白天鵝大酒店,學者黃樹森首次將梁羽生的《白發(fā)魔女傳》引進內地,從此,香港的武俠小說開始引入廣州,并逐漸向北方推移,與言情小說一同改變內地的文學格局,也改變了內地原有的知識體系,廣東音樂開始大放異彩,甚至“北伐”……
一切都離不開地理這個特殊的因素:廣東人站在一個文化、經濟的交匯點上,用務實精神尋找平衡點,在理論探討與現實訴求之間破冰而行,實現的并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大增長,還有精神生活的大提升,最終形成了一個卓然而立的體系。
所以,廣東模式是不可復制的,也是難以超越的。
廣東將在很長時間里持續(xù)保持中國第一大省的地位,這里面既有數千年廣東文化加持的因素,還有近幾百年經濟發(fā)展的經驗積累和財富沉淀的原因,更有政策持續(xù)發(fā)力,人才加速流入以及廣東人自我奮斗等諸因素的不斷發(fā)酵。
何為廣東?
匯集優(yōu)秀人才,夯實科技底座,擁抱廣闊世界,不斷改善民生,這就是廣東!
何為廣東?
觀念快速迭代,貿易繼續(xù)攀升,重視民營經濟,文化極大包容,這就是廣東!
何為廣東?
用12個字創(chuàng)造12萬億,背后是幾代人的奮發(fā)圖強、一流的執(zhí)行力和艱苦的努力,這就是廣東!
原文標題 : 廣東:12個字創(chuàng)造12萬億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