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板塊仍虧損,解析一汽轎車的“扭虧為盈”
3月30日,一汽轎車“交卷”。其2017年財報顯示,2017年一汽轎車營業(yè)收入為279.02億元,同比增長22.8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81億元,同比增長129.47%;每股基本收益0.1728元,同比增長129.47%。
從2016年的虧損近10億,到2017年的盈利近3億,一汽轎車上演了一個精彩的“逆襲”,財報稱公司業(yè)績扭虧為盈與“強化新品投放,打造明星車型”有很大關系。
數據顯示,2017年一汽轎車銷量為23.95萬輛,同比增長23.77%。其中,一汽奔騰銷量11.54萬輛,一汽馬自達銷量為12.41萬輛,奔騰X40和馬自達CX-4是明星車型。
銷量好轉的確是一汽轎車業(yè)績好轉的主要原因,但一汽轎車2017年的業(yè)績含有一些“水分”,最主要的就是處置紅旗資產的收入,而自主板塊仍陷虧損也使其業(yè)績略顯尷尬。
自主板塊仍虧損5.09億
從主營業(yè)務來看,一汽轎車旗下兩個主要整車板塊——一汽奔騰和一汽馬自達,在銷量上都有增長,全年銷量增速都超過10%,但對一汽轎車業(yè)績貢獻的程度卻大不相同。
主要負責一汽奔騰品牌的一汽轎車銷售有限公司,2017年營業(yè)收入為72.59億元,但凈利潤虧損仍高達5.09億元,雖然與2016年相比減虧明顯,但這已經是一汽轎車自主板塊連續(xù)四年虧損,整體經營狀況仍未得到徹底改善。
一汽馬自達銷售有限公司2017年營業(yè)收入為178.97億元,凈利潤為1.9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從銷量看,一汽奔騰和一汽馬自達相差不多,但營業(yè)收入和凈利潤相差巨大,奔騰品牌的盈利能力仍有待加強。
因此,從主營業(yè)務來看,一汽轎車恐怕還是虧損狀態(tài),但一汽轎車持股21.75%的聯(lián)營企業(yè)一汽財務有限公司貢獻了一大塊利潤;財報顯示,一汽財務2017年凈利潤為16.9億元,即便一汽轎車只能拿走21.75%(約3.68億元),也能使其扭虧為盈。
同時,2017年11月處置紅旗品牌相關的部分資產也為一汽轎車帶來了部分收益。財報顯示,一汽轎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為1.92億元,在非經常性損益中,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為6997.84萬元,政府補助為3728.84萬元。
在財報的關聯(lián)交易中,一汽轎車與母公司一汽股份的一項交易內容為:部分建筑物與加工紅旗產品零部件相關的資產,最后這部分資產的轉讓價為1.7億元,交易損益為9993.60萬元。
機構看好一汽轎車國企改革
對于投資者來說,一汽轎車最大的想象空間不是其業(yè)績改善和新品投放,而是一汽轎車的國企改革和一汽集團的整體上市,這也是大量投資機構對一汽轎車給出“增持”或“買入”評級的最主要原因。
中銀國際表示,徐留平調任一汽集團董事長后動作頻頻,明確表示要打造自主品牌與推進一汽改革,有望加快一汽集團整體上市進程,考慮到公司有著強烈的國企改革預期,維持買入評級。
一汽集團如果注入一汽轎車實現(xiàn)整體上市,自然是重大利好,但這一預期存在非常大的風險。一汽股份當初承諾的解決一汽轎車、一汽夏利同業(yè)競爭問題,仍在延遲,仍然沒有進一步的進展,如何處理這一問題對一汽集團管理層來說是巨大的考驗。
此外,一汽轎車自主板塊的經營狀況并沒有明顯改善,2018年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一汽轎車剛有起色的自主業(yè)務能否經受住市場的考驗也存在風險。拋開外部因素,一汽轎車要想持續(xù)拿出好看的答卷,需要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造血能力。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4 賽力斯駛入港交所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4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lián)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