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動檔汽車空檔滑行到底會不會損傷變速箱?
我有一次坐出租車,遇到了一位牛人:他開車的習慣是把車加速到較高的車速后,熄火空檔滑行,等車速較低時再掛檔將發(fā)動機反拖啟動,在接近紅綠燈的時候也是熄火空檔滑行。我問他為什么這樣開車,他說這樣開車最省油。我說那你知道這樣做會損傷變速箱嗎?他卻說怎么可能,手動檔空檔滑行是不可能損傷變速箱的。當時我也快到目的地,就沒有繼續(xù)和他掰扯,不過我知道他并不是車主,而是給別人打工的,如果車主知道他這樣開車,不氣死才怪。
相信很多人也都是這樣認為的,對于手動變速箱來說,空檔滑行對變速箱是沒有任何傷害的,并且很多老司機在實際駕駛中也經?諜n滑行,以達到節(jié)約燃油的目的。但事實上,空檔滑行對手動變速箱也是有傷害的,特別是熄火空檔滑行、長距離高速空檔滑行以及長距離高速拖車,都會導致手動變速箱的嚴重損壞。有些車型(特別是一些中重型卡車)在使用說明書中明確規(guī)定:汽車嚴禁熄火空檔滑行,由于發(fā)動機故障需要拖車時車速不得高于50公里/小時,拖行距離大于1000米時必須斷開傳動軸。
那么空檔滑行究竟是如何對手動變速箱造成傷害的呢?我們首先來看一下手動變速箱內部的結構及齒輪嚙合狀態(tài)。
普通的手動變速箱結構上可以分為一軸、二軸和中間軸,在上面安裝有各檔位的齒輪,一軸和中間軸的齒輪都是固定在軸上的,但是二軸上的齒輪是空套在二軸上的,可以自由旋轉,它與二軸之間通過滾針軸承承接,在齒輪之間有調整墊片。變速箱的一軸通過離合器與發(fā)動機連接,二軸通過傳動軸、驅動橋、半軸與車輪連接,中間軸連接一軸與二軸,它上面的齒輪分別與一軸齒輪和二軸齒輪嚙合,把一軸上傳遞過來的發(fā)動機動力傳遞給二軸。在空檔狀態(tài)時,二軸齒輪轉速與一軸轉速一致,而二軸的轉速始終與車輪一致;當掛入檔位時,二軸上相應的檔位齒輪與二軸結合在一起,將一軸的動力傳遞給二軸并向外輸出,驅動車輪旋轉。
需要說明的是,手動變速箱的潤滑方式是飛濺潤滑。一般的手動變速箱都是一軸和二軸在較高的位置,中間軸在變速箱的最下面,齒輪油是由中間軸齒輪攪動起來并甩到各齒輪上的,同時變速箱油也有給變速箱散熱的作用。如果中間軸不轉,齒輪油就無法飛濺,變速箱內部就相當于沒有潤滑和冷卻。
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汽車空檔滑行或拖拽狀態(tài)下變速箱內部的齒輪運行情況。
當汽車熄火空檔滑行或拖拽時,變速箱的一軸是不轉的,與它嚙合的中間軸和二軸上的齒輪也都是不轉的,但是此時變速箱的二軸卻在車輪的帶動下高速旋轉,這就相當于齒輪在二軸上高速旋轉,與二軸之間有很大的轉速差。由于變速箱內部的齒輪都不動,變速箱油沒有飛濺起來,可以說此時的變速箱是沒有潤滑的。這樣,在二軸齒輪與二軸之間的滾針軸承和調整墊片就會由于潤滑不良而發(fā)熱燒蝕,從而導致變速箱損壞。在這方面我曾經見證過兩個活生生的例子:一個是一輛斯太爾卡車因故障拋錨,拖行將近十公里后變速箱燒毀、冒煙;另一個是老普桑拖行數十公里后,變速箱異響。
如果是正常的空檔滑行會怎樣呢?在這種狀態(tài)下,發(fā)動機一般都是怠速運轉,帶動變速箱的一軸、中間軸和二軸齒輪低速運轉,而變速箱的二軸在車輪的帶動下仍然在高速旋轉,此時的二軸齒輪與二軸之間同樣有很大的轉速差。但是此時的中間軸轉速較低,齒輪油飛濺量有限,在二軸齒輪與二軸之間的滾針軸承和調整墊片潤滑不足,散熱不好,時間長了也會導致磨損加劇甚至燒蝕,變速箱會出現異響、掛檔吃力等故障。如果齒輪油不足,這種現象會更加嚴重,變速箱損壞的速度會更快。
所以說,手動檔車型如果空檔滑行,對變速箱也是有傷害的,特別是熄火空檔滑行以及在拖拽狀態(tài)下,對變速箱的傷害尤其嚴重,這也是很多手動檔車型嚴禁空檔滑行和長距離拖車的技術因素。而我們在日常的駕駛中,車速一般都不太高,空檔滑行的距離也不是很長,盡管中間軸轉速低,齒輪油飛濺量少,但也可以滿足變速箱的潤滑和散熱要求,所以這種損傷相對較小,在短時間內很難體現出來,但是如果長時間這樣做,變速箱的使用壽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在生產實踐中也有這樣的經驗和案例,不同的司機駕駛同樣的車型,變速箱的使用壽命會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原因就是操作手法不同造成的。
另外,汽車空檔滑行,對行駛安全有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在下坡路上和冰雪路面上。在坡路上空檔滑行,汽車失去了發(fā)動機制動作用,對車速的控制完全依靠剎車系統(tǒng),而剎車系統(tǒng)會由于高強度的制動產生熱衰退,導致剎車失靈;在冰雪路面上空檔滑行,由于沒有發(fā)動機的牽制作用,會導致車輪的制動力不均衡,發(fā)生側滑、甩尾等現象;而熄火空檔滑行更危險,此時汽車的轉向助力、制動系統(tǒng)真空助力都失去了作用,極容易發(fā)生汽車失控現象。所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里面明文規(guī)定下坡不準空檔和熄火滑行空檔滑行,在駕照考試時,如果空檔滑行3秒鐘以上,考試不合格。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5 賽力斯駛入港交所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4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5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6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