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內斗暫緩,迪斯先下一城
雖然續(xù)約的要求未被確認,但總體而言,本次“內斗”以迪斯小勝告終。
10天前,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一篇“出師表”,將內部矛盾公開化,試圖通過輿論的力量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包括董事會。具體細節(jié)我們曾在《要么全力支持迪斯,要么換掉他》一文中詳述。
在迪斯的抗爭下,這場如同宮斗一般的鬧劇開始有了實質性的進展,迪斯也如愿成為這一階段的勝利者。
盡管續(xù)約的要求依然沒能被滿足,但是一直被否定的人事調整的提議終于順利通過。近日,大眾集團監(jiān)事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成員們‘一致決定’全力支持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赫伯特·迪斯的戰(zhàn)略,特別是向電動化和數(shù)字化方向的轉型發(fā)展。未來幾年,執(zhí)行董事會將在赫伯特·迪斯的領導下實施這一戰(zhàn)略。”
為了幾年,可能三年也可能五年,迪斯清楚的知道,大眾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但其合約僅簽到2023年。也就是說,迪斯想要親自完成對大眾艘巨輪的轉向,續(xù)約是必不可少的路。
值得注意的是,據德國媒體報道,在最近的監(jiān)事會上,為了讓眼下的工作可以如期開展,迪斯最終放棄了提前續(xù)約的訴求。畢竟,只有把眼前的事情干好了才有資本去談未來。
在這次會議上,迪斯的“心腹”順利到崗,并且是要職要崗,控制這大眾集團的命脈。首先是現(xiàn)任奧迪財務主管阿諾·安特利茨將接替弗蘭克·威特出任大眾集團首席財務官?梢哉f,在財權上,迪斯拿到了一定的話語權,至少不會再像從前那樣,在用錢方面被束縛。
從大眾宣布數(shù)字化轉型開始,各式各樣的項目投資總計超百億,但幾年下來進度緩慢,有重要原因就是資金不能順利到位,可以預見這樣的情況之后將得到緩解。此外,在集團其他方面的支出也可以有所把控,有利于降低運營成本。
據消息人士透露,安特利茨升任大眾汽車集團CFO一職最初遭到工會方面的反對,因為他在擔任大眾汽車主要品牌財務總監(jiān)時曾令工會不滿。他的上任足以說明,迪斯在監(jiān)事會已經得到了強大的支持,大到可以否定工會意見。
除了在財權上給予充分支持外,關于供應鏈方面的人事調整也換上了迪斯提交的人選。
自2021年1月1日起,大眾集團的采購與零部件部門將被分拆,大眾品牌董事會成員、采購業(yè)務負責人穆拉特·阿克塞爾將負責分拆后的采購部門;現(xiàn)任大眾集團零部件公司CEO托馬斯·施馬爾將接管零部件部門,負責電池研發(fā)、制造、采購,充電樁和充電體系建設,以及向其他車企推銷MEB平臺。
這兩個要崗直接決定著迪斯的豪言壯語能否順利完成,在監(jiān)事會上,迪斯承諾,“為了給轉型提供資金支持,整個集團將在2023年前將固定成本降低5%,未來兩年內將生產材料成本降低7%!
看似數(shù)值不大,但是對應整個大眾集團百億級的體量,這已然是一筆巨額開支。熟悉銷售業(yè)務的朋友應該知道,在企業(yè)發(fā)展前進的過程中,迪斯安排下的這幾個崗位應該說是最容易滋生問題的地方,也是改革者最容易做出成績的地方。
不久前,我國一汽集團就公布了其連續(xù)兩年開展營銷、采購等領域專項治理成果,黨紀政務處分153人,處理合作商376家,斬斷靠車吃車的利益鏈條。
盡管國情不一樣,但人性的弱點一樣,迪斯在的改革無疑動了不少“既損利益者”的蛋糕,不管他承受來自工會及內部有多大的阻力都不令人意外。幸運的是,迪斯在人事調整方面的提案順利通過,這也是其漫漫整改長路上較為重要的一步。
在勞工組織所擔心的未來失業(yè)問題上,大眾集團承諾,將加大在沃爾夫斯堡工廠上的資源投入。原本尚有爭議的德國沃爾夫斯堡的工廠將成為高度自動化生產電動汽車的"先鋒工廠",未來大眾乘用車公司的旗艦電動車將在這里生產。
為達到這一目的,大眾計劃成立一個類似于奧迪Artemis的項目,涵蓋從汽車研發(fā)端到生產端的工作,這意味著未來狼堡工廠還能保住很多人的就業(yè),不會因為全球都有電動汽車工廠而衰退。
在此之前,因為大眾集團電動化轉型帶來的裁員問題,一直被工會深深忌憚,而在MEB工廠建造事宜上,由于大眾集團把更多的資源分配在漢諾威、茨維考、埃姆登、德累斯頓等地區(qū),忽略了位于下薩克森州的總部沃爾夫斯堡工廠,為此州長魏爾也與迪斯爆發(fā)了些許不愉快。
在迪斯承諾將MEB工廠搬到沃爾夫斯堡后,魏爾州長從大局出發(fā)轉而支持迪斯。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不論是為了長遠考慮還是照顧工會的情緒,迪斯在斗爭中也做出了一些折中與退讓。
為了讓迪斯放開手腳,更好的進行改革。會議結束后,大眾集團監(jiān)事特別強調了迪斯近5年來對大眾集團所做的貢獻,表示在集團電氣化、數(shù)字化轉型,以及提升各品牌的利潤和效率方面,監(jiān)事會將全力支持迪斯和管理委員會成員。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這終結了管理層和其他關鍵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過度摩擦,至少目前如此。決議明確了管理層的職責,并提供了一個關注大眾根本問題的機會!
雖然續(xù)約的要求未被確認,但總體而言,本次“內斗”以迪斯小勝告終。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5 賽力斯駛入港交所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lián)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5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6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