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車再被點名,淘汰已成大勢?
前段時間,全國政協(xié)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原工信部部長「苗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對傳統(tǒng)燃油汽車取代之勢已經形成,這個替代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
此話一出,立刻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要知道,以往“唱衰”燃油車的,大多是汽車媒體或者新能源車企老板之類的利益相關者,而這一次發(fā)表相關言論的,則是商政領域的重要人物,似乎“燃油車之死”已成為必然。
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增長幅度高達35.8%、37.9%,其增長率連續(xù)九年高居全球之首,其市場占有率更是達到31.6%,根據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的預測,這一比例有望在今年突破40%,也就是說,再過兩年,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占有率將有望和燃油車“平分秋色”。
不過,燃油車死得太快,或者說新能源車崛起得太快,對行業(yè)來說也未必就是好事。
具體來說,對于很多車企來說,燃油車本是他們賴以生存的重要產品線,畢竟相關技術發(fā)展已經非常成熟,生產成本早已被攤銷得很薄,特別是合資品牌,在這一領域可以說擁有巨大的品牌優(yōu)勢,他們完全可以依靠燃油車產品,來獲取可觀的利潤收入,有錢賺,自然不想再去折騰新的賽道,但市場向新能源轉型的趨勢無法逆轉,迫于壓力他們只能砸錢搞新能源,這對他們來說并不是特別情愿的事。
以乘聯(lián)會統(tǒng)計的數據來說,去年前11個月,汽車行業(yè)的平均利潤率只有5%,除了內卷之下車企間大搞價格戰(zhàn)的因素以外,新能源汽車規(guī)模效應尚未成型,車企投入過大,也是一大原因,縱觀車市,即便是一些銷量較好的新勢力車企,也大多處于虧損的狀態(tài)。所以在無法靠著新能源產品賺錢的情況下,過快的殺死燃油車,恐怕并不利于車企乃至整個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
這一點,正如中國汽車工業(yè)咨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在一篇文章中所述的那樣:“眼下,一些人對于燃油車退出仍感到憂慮,這也很自然,因為現在汽車行業(yè)主要是靠燃油車賺錢。”
而新能源汽車崛起過快,對市場的負面影響還體現在了消費者的不適感上,這里的不適主要是指不太適應。
畢竟,站在用車角度來說,要想短時間接受新能源汽車也非常困難,一是使用習慣方面,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還是有著比較大的區(qū)別,單說加油和充電,就在體驗上千差萬別,還有售后維保等一系列復雜的問題影響著消費者的決策,加之新能源產品價格普遍更高,這也使得普通人對其產生了一些抵觸情緒。
漸漸地廠家逐漸停止了對燃油車的研發(fā),不再迭代,而國內限購限行的政策也間接逼迫消費者選擇新能源產品,最后帶來的結果是,大家不愿掏錢買車了,沒人買車,車企就得降價促銷,負擔進一步加重。
于是,國內車市出現了割裂感十足的一幕:一邊,是新能源汽車高歌猛進,喜訊連連;另一邊,則是車企和消費者的哀嚎不斷。
所以在“淘汰燃油車”這件事上,慢也慢不得,急也急不得,只有把握好節(jié)奏,才能越走越順。
原文標題 : 燃油車再被點名,淘汰已成大勢?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9 賽力斯駛入港交所
-
10 瘋狂智駕,踩下“剎車”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lián)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