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中國不需要MG

2024-05-07 09:42
金剛新能源
關注

國內外表現(xiàn),冰火兩重天

正文

“全球銷量突破84萬輛,連續(xù)5年蟬聯(lián)中國單一品牌出口冠軍,發(fā)達國家銷量接近38萬輛。”這是上汽MG名爵汽車在2023年交出的滿意的答卷。

據(jù)統(tǒng)計,上汽的產品與服務已經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MG名爵已經在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瑞典、阿聯(lián)酋、泰國、新西蘭等數(shù)十個國家成功躋身主流品牌陣營。

很明顯歐洲等發(fā)達國家是MG 名爵品牌的主戰(zhàn)場。分析其原因是出海模式造就了MG名爵的成功。區(qū)別于國內大部分車企的出口,多以銷售與生存為主,最典型的就是奇瑞、比亞迪,前者通過全球經銷商的體系搭建與維護,在海外市場站穩(wěn)腳跟,后期將會面臨因放低經銷商資源的爭奪進入到白熱化階段;后者是以大力拓展海外建廠,以全面的本土化經營逐步占據(jù)海外市場的份額,但這后期會給公司帶來成本壓力。反觀,MG名爵通過以國內生產,整車出口的模式,為上汽集團建立了龐大物流體系,給MG名爵的出口提供了先天條件。

戰(zhàn)略布局方面,MG名爵在去年選擇了加速新能源轉型,在海外市場都有著不錯的表現(xiàn)。據(jù)乘聯(lián)會發(fā)布的乘用車整車出口排行榜顯示,MG4 EV以13.87萬輛的成績成為中國電車出口車型的龍頭、MG ZS位列榜單第一、MG5實際出口10.94萬輛,在中國出口乘用車排名中排名第八,三款車型均進入了出口榜單TOP 10。

在MG名爵的推動下,2023年,上汽海外銷量達到120.3萬輛,同比增長18.8%,在中國汽車企業(yè)中連續(xù)八年位居第一,助力中國整車出口趕超日本躍居世界第一。自主品牌銷量占比達到了92%,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達到近24%。加之上汽積極挖掘海外市場本土優(yōu)勢資源,建立風險防控,不斷推進“跨洋出海”方案,以至于做到斷層領先,問鼎海外市場。

相比海外的熱銷,國內的MG名爵在新能源浪潮的裹挾下卻在隱隱失速。為何如此?

品牌定位不同

雙品牌戰(zhàn)略是合資汽車品牌中普遍常見,主要用來定位不同的市場。不過這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難以形成品牌差異化。上汽集團同時銷售MG名爵車型與榮威車型,榮威主攻國內市場,榮威產品線更為豐富,上汽集團最先進的研發(fā)技術與產品理念都會率先導入榮威,比如榮威RX5首款搭載斑馬系統(tǒng)的量產SUV,被稱為首款“互聯(lián)網車”,2018年,榮威銷量達到歷史巔峰的46萬輛,銷量不斷高走,榮威品牌知名度也隨之打開。

反觀MG名爵在上汽集團中被定位為全球品牌,主攻海外市場,面對頭部自主品牌與主流合資競爭給二三線自主品牌帶來的壓力,MG名爵利用在海外市場的品牌基礎與上汽集團早期的出海經驗,實現(xiàn)了“走出去”破局,這導致MG名爵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不如其他品牌。

近些年上汽集團加快新能源的戰(zhàn)略布局,“內輕外重”讓MG名爵內外發(fā)展不平衡,新能源上的滯后與品控問題成為橫在它與國內市場的鴻溝,使其失去了在國內市場競爭力的關鍵。

直到現(xiàn)在,MG名爵仍面臨這樣的問題,不止要與師出同門的榮威競爭,還有后出現(xiàn)的上汽飛凡與智己汽車展開競爭。

產品線薄弱

早期,MG名爵推出過幾款“熱門”車型,比如MG 5與MG ZS等車型,在熱銷時期,月銷均達到了萬輛以上水平,只不過后來國內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嚴重,MG名爵還僅停留在頗為潮流時尚的外觀顏值中,沒有較強的核心競爭力,MG名爵便開始逐漸走下坡路了,即便后期MG名爵也不斷推出了新車型,也沒有掀起太大的浪花。

相對冗余的集團規(guī)劃在面對中國新能源短期效率戰(zhàn)時難免會力不從心。國內的新能源市場發(fā)展已經進入市場化拓展期,產銷快速增長、技術顯著提升、充電設施逐漸完善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有明確的發(fā)展方向與規(guī)劃政策體系;二是比較完善的產業(yè)支撐體系;三是超大規(guī)模市場優(yōu)勢。

此前MG名爵的戰(zhàn)略重心并非在新能源上,而是燃油運動型小眾市場,以至于從始至終都沒有形成完整的新能源發(fā)展戰(zhàn)略。

明確新能源發(fā)展的汽車廠商,國內比比皆是。如比亞迪在2022年3月宣布停售燃油車,專注純電動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領域;長城哈弗基于森林式生態(tài)布局,布局了哈弗、魏派、坦克、歐拉、沙龍六大品牌在新能源戰(zhàn)略上的布局。另外,還有吉利、廣汽、奇瑞等發(fā)布了完善的電氣化動力品牌戰(zhàn)略。因此,在高速發(fā)展的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參賽選手眾多,自主品牌更是MG名爵面臨的強大勁敵。

在MG MULAN上市之前,MG名爵的新能源戰(zhàn)略主要包括MG6 PHEV、HS PHEV、領航PHEV 等插電式混動車型與MG4 EV、EZS純電動車型。無論是PHEV還是MG4 EV,當時國內還在實現(xiàn)新能源補貼政策時,“油改電”在市場上的認可度并不是很高,所以MG名爵在新能源市場未形成影響力。

而后特斯拉的加入加速了新能源汽車的改革,純電平臺、智能化算力、高壓快充技術迭代、混合動力品牌發(fā)布迅速發(fā)展,而在這時,MG名爵在PHEV車型上耽誤太多時間,也就錯過了新能源的紅利期。

開啟電跑新紀元

總結2023年汽車市場表現(xiàn),就是一個字“卷”,特別是滲透率達到31.6%的新能源車,產品差異化是重點。

隨著智能電動車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各個車企在生產汽車上也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尤其是以往涉足較少的跑車領域。比如哪吒汽車推出的哪吒GT、工匠派打造的小跑車SC01、埃安推出的百萬級別的Hyper SSR和比亞迪的仰望U9等。

2024年是MG名爵品牌的百年周年慶,躋身在擁擠的新能源賽道上,MG名爵再次將“跑車”標簽擦亮。

曾以敞篷跑車而聞名的MG名爵,2024年自然不會落下。MG名爵品牌事業(yè)部總經理陸家俊表示:“MG Cyberster是品牌迎接100周年、紀念時隔20年重回跑車賽道的獻禮之作。”

純電動跑車MG Cyberster作為全球首款敞篷電跑,在去年11月上市后,連續(xù)2個月躋身跑車銷量前三名,去年12月單月銷量超過300輛,是寶馬Z4 12月銷量3倍多,遠超路特斯Emira和福特Mustang等競品。

今年在北京車展上,MG名爵發(fā)布了全新電動超跑EXE181的官圖,致敬MG名爵經典傳奇跑車。在降本建立高品質與高性能的基礎上,MG名爵EXE181創(chuàng)造風阻系數(shù)僅為0.181Cd,動力搭載上汽的三電技術,百公里加速僅需1.9S,號稱“挑戰(zhàn)地表極速紀錄”。據(jù)悉,目前該車已經進入了概念設計與工程論證階段。

為了確保長期競爭力,不少合資車企認為產品、技術、降本是實現(xiàn)企業(yè)實現(xiàn)發(fā)展保盈利增長的落腳點,因此,對各區(qū)域市場發(fā)展戰(zhàn)略做了針對性調整,MG名爵也應如此。

想要在新能源時代找到出路,MG名爵需加快在新能源產品線的拓展,重視國內市場,加強與上汽集團其他品牌的協(xié)同作戰(zhàn),不斷創(chuàng)新形成品牌差異化,這樣才能在激烈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原文標題 : 中國不需要MG | 電動勢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