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癌癥治療新曙光:精準腫瘤免疫治療

11月14日,由OFweek中國高科技行業(yè)門戶、高科會主辦的“OFweek 2017(第二屆)中國醫(yī)療科技大會”在深圳舉辦。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主任/教授張毅在“精準腫瘤免疫治療”的主題演講中,闡述了腫瘤免疫方法的精準臨床運用,憑著自己在科研中積累的經(jīng)驗和豐富的閱歷,分享了許多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張毅是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生物免疫治療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腫瘤生物治療近30年,對腫瘤的免疫治療造詣頗深。他先后到比利時、美國留學10多年,期間主要研究的領域是腫瘤疫苗和特異性免疫細胞在腫瘤治療中應用,以及干細胞與免疫關系等。

曾先后參與和承擔了國家973攻關課題、歐盟科研計劃、美國癌癥研究所基金、美國癌癥協(xié)會基金以及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課題等20余項課題。2010年6月全職回國工作,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建立生物細胞治療中心并開展國際領先的生物治療,擅長多種惡性腫瘤的生物治療、疑難雜癥的診斷及處理。

張毅教授表示:“腫瘤免疫治療是近幾年在抗腫瘤研究和臨床應用方面進展較快的領域,目前臨床上取得較好療效的腫瘤免疫治療包括PD-1/PD-L1單抗以及CAR-T細胞治療等,這些針對腫瘤病人的免疫治療方法如何精確的應用于臨床是目前研究的重點領域!

腫瘤免疫治療已成為繼手術、放療、化療后的第四類腫瘤治療手段,且為目前國際研究前沿及熱點,有可能徹底改變癌癥治療的方向。張教授重點介紹了TCR基因修飾T細胞抗腫瘤免疫機制及從臨床應用角度闡述腫瘤免疫治療。

TCR轉基因T細胞治療腫瘤的技術幾經(jīng)在黑色素瘤、滑膜細胞肉瘤、食管癌、膽管癌、骨髓瘤以及結直腸癌等腫瘤中應用,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這些大部分的實體瘤臨床試驗都有較好安全性,但也有TCR轉基因T細胞識別廣泛表達的抗原問題以及交叉識別抗原問題,因此研究的重點是如何選擇恰當?shù)陌锌乖、TCR的親和性問題、克服單靶點識別脫靶以及腫瘤微環(huán)境免疫抑制等問題。

TCR的多態(tài)性,為針對不同腫瘤變異基因的T細胞治療提供了足夠的廣度;基于腫瘤患者高通量基因測序及大數(shù)據(jù)分析,篩選高免疫原性的新抗原(neo-antigen),富集針對新抗原的精準T細胞,擴增后回輸。

目前的臨床試驗證實對實體瘤的臨床應用有一定效果,此外還面臨著回輸T細胞的數(shù)量和功能問題,腫瘤表面HLA和抗原表達問題以及細胞因子的聯(lián)合應用等問題。

要改善TCR基因治療的臨床應用效果,就需要解決以下幾大問題:TCR的親和性問題、TCR的表達問題、恰當?shù)目乖x擇、免疫抑制的祛除、靶向多個腫瘤抗原靶點、聯(lián)合免疫治療等。

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免疫療法將會徹底改變癌癥的治療現(xiàn)狀。免疫療法的成功不僅革命性地改變了癌癥治療的效果,而且會革命性地改變治療癌癥的理念,為癌癥的治療帶來新的曙光!

更多精彩內(nèi)容,敬請關注OFweek醫(yī)療科技網(wǎng)后續(xù)專題報道!

聲明: 本文系OFweek根據(jù)授權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nèi)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lián)系我們。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nèi)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