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化學過程使肽獲得與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發(fā)現(xiàn)的淀粉樣斑塊相似的結構

巴西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表明,一種叫做焦谷氨酰胺化的化學變化可以在肽合成過程中自發(fā)發(fā)生。

圣保羅研究基金會

11月1日消息

肽是兩種或多種氨基酸結合在一起形成的生物分子,這些生物分子在人體組織中發(fā)揮關鍵功能,如激素、神經遞質、止痛藥和抗生素。由于這個原因,例如,它們被制藥工業(yè)大量研究和使用。

巴西圣保羅聯(lián)邦大學(Federal University of São Paulo,UNIFESP醫(yī)學院生物物理系的科學家進行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在一種稱為焦谷氨酰胺化的自發(fā)化學變化過程中,肽的物理化學性質發(fā)生了顯著變化。研究于近日發(fā)表在《生物化學》(Biochemistry)雜志的上。

研究于2023年8月4日發(fā)表在《Biochemistry》(最新影響因子:2.9)雜志上

焦谷氨酰胺化(Pyroglutamination)是谷氨酰胺自發(fā)轉化為焦谷氨酸的一種修飾方式,對多肽的理化性質產生重大影響。它是一個眾所周知但經常被忽視的肽合成部分,很少在蛋白質組學中被探索。進行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強調,它可以迅速發(fā)生,并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加速,強調在實驗室實驗中需要謹慎,以防止谷氨酰胺環(huán)化。在溫度在 37℃(健康人體組織的正常溫度)范圍內的模擬生理環(huán)境條件下尤其重要。

這一發(fā)現(xiàn)對實驗室研究有影響,并為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的研究開辟了新的前景,因為經過化學修飾后,分子獲得了淀粉樣結構,有利于分子聚集,形成斑塊,就像那些被認為是引起所討論的疾病的斑塊。

這項研究的文章發(fā)表在《生物化學》雜志上,編輯們認為這是一項創(chuàng)新和重要的發(fā)現(xiàn),足以在雜志封面上突出這一發(fā)現(xiàn)

該小組進行了體外實驗,以研究在 N 末端存在肽或蛋白質序列的情況下,氨基酸谷氨酰胺 (Gln) 變成焦谷氨酸 (Pyr) 的機制。該過程通過脫酰胺作用發(fā)生,脫酰胺作用是消除氨 (NH3) 的反應。Pyr 是谷氨酸脫水形成的環(huán)狀氨基酸。所有蛋白質均由通過肽鍵連接在一起的多個氨基酸組成,氨基酸的數(shù)量和序列各不相同。

該結果可以作為許多從事肽研究的研究人員的模型。我們得出了兩個重要發(fā)現(xiàn)。我們回到了一個老話題,即谷氨酰胺如何分解成焦谷氨酸,但我們對分析序列的重要性提出了警告。第二點是肽轉化后,其特性發(fā)生變化,并且傾向于粘附在膜上。焦谷氨酸的存在有利于淀粉樣蛋白聚集體的形成,類似于神經退行性疾病中通常發(fā)現(xiàn)的聚集體。這些淀粉樣蛋白斑塊在大腦中形成,并中斷神經元的流動,”該文章的通訊作者 Clovis Ryuichi Nakaie 說。

研究階段

該研究中使用的模型肽序列(QHALTSV-NH2)起源于該文章的第一作者 Mariana Machado Leiva Ferreira 的博士研究,當時她正在尋找 5 個 G-序列中存在的大約兩打肽的合成。蛋白質偶聯(lián)受體 (GPCR) 的大小最多可達 20 個氨基酸。GPCR 捕獲多種細胞外信號(從光子到離子、蛋白質、神經遞質和激素)并激活細胞內的信號通路。

 

Ferreira 合成的一種肽因其產量低而引人注目,并且是唯一一種在胺末端含有谷氨酰胺的肽。“在第一次嘗試以非常低的產量合成后,我們改變了幾個參數(shù)以增加肽的產量,包括改變合成部分和純化過程,但不幸的是它總是部分降解,”她說。

當該小組測試蛋白質組學實驗中經常使用的溶液時,他們發(fā)現(xiàn)谷氨酰胺轉化為焦谷氨酸在所有溶液中都作為時間的函數(shù)發(fā)生,符合典型的一級動力學,其中轉化率與反應所花費的時間成正比。然后他們決定不攪動溶液,這樣就可以推斷出轉化率。例如,他們估計五小時后至少10%的谷氨酰胺可能轉化為焦谷氨酸。

當天然肽在 N 末端發(fā)生焦谷氨酰胺化時,引發(fā)的微小結構變化足以改變分子的理化行為。“由于它是環(huán)狀的并且少了一個正電荷,因此肽 Pyr 應該比天然分子更具疏水性,因此我們預計該類似物能夠與膜模擬系統(tǒng)相互作用。我們沒有預見到的是,這種類似物會導致淀粉樣蛋白結構的形成,就像神經退行性疾病中所見的那樣。我們沒有研究其中任何一個,但我們的結果指向了這個方向,”該文章的聯(lián)合通訊作者 Emerson Rodrigo da Silva 說。

Nakaie 強調了生物體中涉及多肽鏈的翻譯后變化的重要性。它們在蛋白質的功能多樣性中發(fā)揮作用,并使基因編碼的氨基酸序列能夠適應以執(zhí)行各種調節(jié)功能。

“在這種情況下,時間作為一個因素總是與變化的發(fā)生相關,無論它們的速度或在我們有機體中的位置如何。這讓人想起生物鐘的想法,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建議在期刊封面上放一個沙漏來象征 Gln 自發(fā)轉化為 Pyr 的原因,” Nakaie 說。

他擔任 EPM-UNIFESP 教授已有 45 年,并強調了該小組在生物物理系所做的開創(chuàng)性工作。他特別指出,他們將肽和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化學引入巴西。

“我們的研究結果無疑將為進一步的研究鋪平道路。在完成 Mariana Ferreira 博士研究的工作后,我們也想繼續(xù)這條研究路線,”他說。

創(chuàng)立于1933年的巴西圣保羅聯(lián)邦大學

參考文獻

Source:São Paulo Research Foundation

Chemical process makes peptide acquire structure similar to amyloid plaques found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Reference:

Mariana M. L. Ferreira et al, Pyroglutamination-Induced Changes in the Physicochemical Features of a CXCR4 Chemokine Peptide: Kinetic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Biochemistry (2023). DOI: 10.1021/acs.biochem.3c00124

免責聲明

本公眾號上的醫(yī)療信息僅作為信息資源提供與分享,不用于或依賴于任何診斷或治療目的。此信息不應替代專業(yè)診斷或治療。在做出任何醫(yī)療決定或有關特定醫(yī)療狀況的指導之前,請咨詢你的醫(yī)生。

       原文標題 : 化學過程使肽獲得與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發(fā)現(xiàn)的淀粉樣斑塊相似的結構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