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轉型爬坡期 莎普愛思四問

2024-07-18 16:03
首條財經
關注

時不我待、如烹小鮮!

作者:大鵬

編輯:陳晨

風品:張戈

來源:首財——首條財經研究院

“滴眼神藥”又虧損了!

2024年7月9日,莎普愛思公告稱,預計2024年1-6月歸母凈利虧損1,980萬元至2,950萬元?鄯莾衾潛p:2,010萬元至2,980萬元,同比由盈轉虧。

預告披露次日,公司股價應聲下跌5.17%,盤中一度刷新年內低點6.44元/股,最終收盤6.6元。截至7月17日收盤價6.69元/股,較開年13.39元累跌近50%,較2015年的55.9元高點縮超8成,市值不足26億元。

勿怪市場不淡定,遙想2016年公司營收9.79億元、利潤2.76億元。憑借“白內障看不清,莎普愛思滴眼睛”經典廣告語,當年該品賣出2800萬支,年銷售額高達7.5億元,堪稱風光無二、笑傲江湖。

八年間高光低谷,走到虧損境地,不禁令人唏噓:莎普愛思這些年經歷了什么?為何跌落神壇,還能東山再起不?

1

畫風突變 營銷打法失靈了?

對于預虧原因,莎普愛思歸為兩方面:首先收入降低,源于期內滴眼液、頭孢等品類銷售下降;其次研發(fā)項目進度相比去年增加,研發(fā)費增長。一增一見利潤下滑。

實際上,早在2024年一季報時,公司就提到因滴眼液、頭孢等品類銷售額同比下降,導致營收下降15.02%。凈利更滑超80%僅為429.66萬元。

若以此粗算,二季度至少虧超1500萬元,盈利水平惡化之快、銷量頹態(tài)值得警惕。

回望2023年,公司兩款產品營收還靚麗。其中,滴眼液品類營收2.77億元,同比增長44.64%,頭孢克肟品類銷售收入1.49億元,同比增長15.59%;莎普愛思滴眼液的核心產品芐達賴氨酸滴眼液(用于治療白內障的核心產品),年銷746.55萬支/盒,同比增長21.71%。抗微生物藥的核心產品頭孢克肟,年量3234.07萬盒,同比增長19.28%;最終公司總營收由2022年5.5億元增至6.45億元,同比增長17.37%。

為何僅過半年,便畫風突變、賣不動了么?

深入一度審視,2023年就已暗含隱憂。營收雖錄得兩位數(shù)增長,為近六年新高,可相較2016年巔峰期的9.79億元仍差距不小。同時增收難增利,凈利僅0.25億元同比降超43%,為近三年新低。2023年第四季毛利率56.15%,同比下降3.20個百分點;凈利率-37.00%,同比下降36.63個百分點。

追其原因,營業(yè)成本高企是一個考量,同比增長24.59%。具體到上述兩類產品,營業(yè)成本同比增長159.54%。若從毛利率看,2020至2023年分別為64.33%、58.53%、55.98%,已連續(xù)兩年下滑。

而營收回暖,銷售費“功不可沒”:2023年達到1.35億元,同比增長45.09%,是三費中增速最快的。占營收比20.98%,高于2022年16.97%超4個百分點。

細分構成,主要包括職工薪酬、市場推廣費、差旅費、業(yè)務招待費、廣告宣傳費。2023年市場推廣費及職工薪酬,分別為7258.13萬元、4074.72萬元,同比增長53.63%、30.11%。其余各項增幅則均在10%以內。

對此,莎普愛思表示,主要系公司采取積極的市場拓展策略,夯實銷售團隊建設,加大對核心產品的推廣力度,人員薪酬及宣傳推廣費增長所致。

話雖如此,可銷售費增速遠高于營收增速,且歸母凈利滑超四成、凈利率僅3.89%較2022年下降4.47個百分點。不禁疑問,投入效率精準度咋樣?發(fā)展質量、可持續(xù)性幾何呢?

拉長時間看,2016年達到9.79億元頂峰后,莎普愛思營收開始起伏不定、且增少減多:2017年至2023年分別為9.37億元、6.07億元、5.16億元、3.58億元、6.30億元、5.50億元、6.45億元;增速分別為-4.07%、-35.30%、-15.06%、-30.57%、75.80%、-12.74%、17.37%。同期凈利分別為1.46億元、-1.26億元、0.078億元、-1.79億元、0.36、0.45、0.25億元。

兜兜轉轉7年,營收累計下滑近30%、凈利累計虧約四千萬元,成績單之慘淡與2016年的高光時刻可謂判若兩人。

2024年一季度業(yè)績說明會上,董秘黃明雄表示,公司2024年將繼續(xù)采取積極的市場拓展策略,開展股權激勵,增加研發(fā)投入,導致管理費、銷售費和研發(fā)費增長,凈利降幅超營收降幅。未來公司將持續(xù)做好精細化管理,通過資源整合、成本管控,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公司持續(xù)向好發(fā)展。

的確該精打細算了。行業(yè)分析師王婷妍表示,2023年歸母凈利下滑原因提到加大推銷宣傳,結果2024上半年再次因此預虧,疊加銷售額下降,代價多大、營銷打法是否失靈值得企業(yè)反思。2024半年報尚未正式披露,具體費用數(shù)據無從知曉。但能肯定的是,銷售費更多是錦上添花,可一時快拉業(yè)績、卻非長遠之計。真正黏住用戶、打造核心護城河,產品力是重中之重,背后離不開高質量研發(fā)創(chuàng)新。

2

療效質疑漩渦 

研發(fā)是否還需加勁?

公開信息顯示,莎普愛思成立于1978年,前身為平湖制藥廠,2014年7月登陸A股主板。公司主營滴眼液與大輸液系列產品,主要產品包括莎普愛思滴眼液(芐達賴氨酸滴眼液)、大輸液和頭孢克肟產品等。

回顧企業(yè)往期崛起,出眾的營銷能力不得不說。據澎湃新聞,食藥監(jiān)總局備案記錄顯示,2011年至2017年期間,浙江莎普愛思藥業(yè)共發(fā)布352條“莎普愛思滴眼液”藥品廣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開篇那句廣告語,成功的營銷定位一度帶來不菲收入。據中國新聞網,2016年公司毛利潤高達94.49%,彼時莎普愛思滴眼液市場零售價43.5元,成本只有1.45元。

然好景不長,2017年12月,“丁香醫(yī)生”一篇文章掀開了質疑風波序幕。文中提到,世界范圍內治療白內障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術,莎普愛思過度宣傳產品治療白內障的效果,有可能延誤老年人治療進程。

一石激起千層,此后其他媒體跟進報道、莎普愛思置于輿論風口,廣告被質疑“夸張”、甚至涉嫌虛假宣傳。

據澎湃新聞,律師事務所相關人員曾指出,該藥品適應癥為“早期老年性白內障”,廣告詞將效用夸大到預防治療白內障的層面,違反《廣告法》中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的規(guī)定。美國眼科學會2016年《成人白內障臨床指南》中寫道:對人類來說,目前沒有發(fā)現(xiàn)有任何一種藥物能有效治療或延緩白內障的進展。

受此療效質疑,莎普愛思股票一度停牌,2017年7月公司收到浙江省食藥監(jiān)局文件,要求盡快啟動臨床有效性試驗,并開展廣告自查,確保藥品生命周期的質量安全。

雖然此后,莎普愛思公告表示,浙江省食藥稽查局對已批準并在有效期內的廣告內容進行復核,未發(fā)現(xiàn)廣告資料與批準的廣告內容不一致。股票成功復牌。

然受此波折影響,莎普愛思元氣大傷,業(yè)績股價開始波動起伏。

在行業(yè)分析師孫業(yè)文看來,營銷不是萬能藥,過度依賴要防止邊際效應、反噬效應。拋開上述療效質疑是與非,一路高歌的莎普愛思其實早有隱憂。如據21世紀經濟報,2016年高光時滴眼液產品占營收比超75%(經審計數(shù)),高昂廣告投入縱然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卻無法彌補品種單一不足,一旦大單品遭質疑業(yè)績自然變臉。想真正擺脫困局,豐富產品矩陣、培育新增曲線避無可避。

不算苛求,莎普愛思2016年廣告費高達2.6億元,而同年藥物研發(fā)費僅0.29億元。2023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逾20%,研發(fā)費則同比減少0.02億元僅為0.28億元。從全年看,2021年為1.02億元,2022年降至0.60億元。2023年增至0.64億元,但同期銷售費達1.35億元,同比增長45.09%。到底孰輕孰重,靠啥驅動核心成長、贏在當下未來呢?

要知道,2023半年報中,莎普愛思稱加快推進新產品的研究開發(fā)。2023年報亦提及,加大研發(fā)投入,不斷優(yōu)化和豐富眼科產品結構。

說千道萬,不如白銀一片。營銷不是萬能藥,研發(fā)力度是否能再大些呢?

3

大股東質押、貨幣資金連降

雙輪戰(zhàn)力審視、現(xiàn)金流壓力大不

跌下神壇的莎普愛思,管理層也發(fā)生改變。2019年初,創(chuàng)始人、原實控人陳德康分將手中部分股權陸續(xù)轉讓給養(yǎng)和實業(yè),套現(xiàn)超10億元,持股比從38.63%降至16.30%,后者則躋身控股股東,林弘立、林弘遠兄弟成為新實控人。

由于二人父親林春光被稱“莆田系醫(yī)療資本”林氏家族代表之一,莎普愛思也被視為走上了“莆田系“主導的轉型之路。

交接后,公司實施“藥+醫(yī)”雙輪驅動戰(zhàn)略,不斷關注外延并購項目,2020年報表示將把產業(yè)鏈延至醫(yī)療服務業(yè)。

為此不惜一擲千金,溢價率超278%收購:2020年10月莎普愛思斥資5.02億元完成對泰州醫(yī)院的全資收購。兩月后通過定增繼續(xù)擴大投資,募資6億元。其中4.5億元將投入泰州醫(yī)院二期建設項目。遺憾的是,該標的2022年業(yè)績承諾未達預期。

2023年1月,莎普愛思再度宣布拓展醫(yī)療服務版圖:計劃以6650萬元收購控股股東林弘立、林弘遠參股的青島視康全部股權。后者承諾,2022年至2024年三年間累計凈利不低于1350萬元。

一番努力,診療服務終于見到起色。以2022年為例,公司醫(yī)藥工業(yè)收入3.85億元,診療服務1.55億元。截至2023年末,醫(yī)藥工業(yè)營收占比72.74%,診療服務占比26.18%。主營業(yè)務中,滴眼液收入2.77億元同比增長44.64%,占營收比42.93%;診療服務收入1.69億元增長9.16%,占比26.18%;頭孢克肟收入1.49億元增長15.59%,占比23.17%。但總體毛利率55.98%,同比下降2.55個百分點;凈利率3.89%下降4.25個百分點。

客觀而言,2021年以來,莎普愛思業(yè)績有企穩(wěn)之態(tài)。不過縱有新增業(yè)務加持,整體成長性、穩(wěn)健度還需提升。2022年診療服務營收出現(xiàn)5.02%下滑,疊加2024上半年的由盈轉虧、產品銷量下滑,公司復蘇之路仍乍暖還寒,負重前行中考驗“藥+醫(yī)”雙輪戰(zhàn)略效力、方向精準度。面對轉型瓶頸期、爬坡較勁期,并購只是一方面,如何內化為自我生長力、盡快提振基本盤、做強增量盤,考驗林弘立、林弘遠兄弟的破局能力。

截至2023年末,莎普愛思資產負債率20.32%,同比上升8.00個百分點;有息資產負債率為6.54%,上升6.24個百分點;經營活動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凈額為4149.34萬元,同比下降64.14%;自由現(xiàn)金流-5042.43萬元,上年同期為18144.24萬元。

且年報數(shù)據顯示,公司18.82%股份處于質押狀態(tài)。其中第一大股東上海養(yǎng)和實業(yè)有限公司質押6259.98萬股,占其全部持股80.00%。疊加凈利下降43%,公司現(xiàn)金流壓力幾何、第一大股東高質押有無衍生風險值得關注。

2023年末,公司貨幣資金減少32.26%至3.56億元,2024一季度末同比再降55.19%,僅為1.97億元。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商譽仍達3.65億元,加之上半年轉虧,后續(xù)若業(yè)務持續(xù)不振,潛在的減值風險也值警惕。

4

說到更要做到

好生意能做好不?

當然,眼睛健康是永恒地話題。長遠看,滴眼液仍是一門好生意、擁有深耕價值。

根據蔡司聯(lián)合眼科專家編撰的《2023中國老花眼人群洞察報告》,中國35歲以上人口中,有老花眼問題人群占比56.9%,達3.9億人。老花眼通常在38歲左右出現(xiàn),高峰在42-44歲,52歲以上發(fā)病率接近100%。從治療方案看,主要包括佩戴老花鏡或角膜接觸鏡。由于大眾對老花眼認知不夠,67.85%老花眼還未得到矯正。

2023年10月,莎普愛思公告稱,恒道醫(yī)藥將其擁有的鹽酸毛果蕓香堿滴眼液藥物臨床試驗批件項目的技術秘密、所有權轉讓予莎普愛思,轉讓價952萬元。

公開信息顯示,鹽酸毛果蕓香堿滴眼液是由美國生物制藥企業(yè)艾伯維旗下公司艾爾建研制的一款適用于治療成人老花眼的藥物,商品名VUITY。2021年10月28日獲美國FDA批準上市。目前國內市場暫無類似產品,潛在使用人群量龐大。

或基于此,上述公告次日,莎普愛思盤中漲停,此后4個交易日連獲漲停。市場熱捧是有邏輯的,雖然莎普愛思已實施雙輪驅動,但營收貢獻上醫(yī)藥工業(yè)仍占據超七成份額,分產品看,滴眼液毛利率也最高,以2023年為例,達到76.63%,遠高于診療服務、頭孢克肟的44.34%、39.15%。

若從此看,公司盈利能力的改善、重回昔日榮光,滴眼液業(yè)務仍是重要破題口。不過2023年報中,并沒提及VUITY藥物具體收入情況,能否作為解局利器尚需時間證明。

可以肯定的是,大市場更強競爭、一覽眾山小更高處不勝寒。經歷了快速崛起、跌落神壇,閱盡興衰洗禮的莎普愛思需明白一個道理:營銷不是萬能藥,想真正行穩(wěn)致遠、經受住各方審視,打鐵還需自身硬。并購擴容之外,還需練好內功、夯實產品特色效力,由此才能把好生意真正做好做透!

2023年末,公司存貨賬面價值8432.27萬元,同比增加2522.18萬元。其中存貨跌價準備186.66萬元,計提比2.17%。2024年一季報、上半年預告,面對營利雙降、轉虧,也均提到是因滴眼液、頭孢等品類銷售下降所致。

2023年,研發(fā)投入金額9124.83萬元,同比增長53.06%。2024上半年,研發(fā)項目進度也同比增加,2024一季報說明會上董秘強調,持續(xù)做好精細化管理,通過資源整合、成本管控,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

若從此觀,莎普愛思已走在正確道路上。方向明晰了,剩下的就是能否知行合一、上下一體、實操高效高質。

說到更要做到,好生意貴在做好。轉型爬坡的較勁期,時不我待、如烹小鮮。

本文為首財原創(chuàng)

如需轉載請留言

       原文標題 : 轉型爬坡期 莎普愛思四問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