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7萬起,搭載可變缸技術,凱迪拉克XT4正式上市,奧迪Q3、寶馬X1競品來襲!
8月29日晚,凱迪拉克第二款國產SUV——凱迪拉克XT4正式上市,售價為25.97萬-39.97萬元,共推出7款車型。
新車上市必定有不一樣的吸引力才能讓消費者買單,而在凱迪拉克XT4身上有那些閃光點呢?下面小智就來帶大家看一看。
新車速覽
凱迪拉克XT4
凱迪拉克XT4定位于豪華緊湊SUV,上市后它也將與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沃爾沃XC40以及捷豹E-PACE進行競爭。
凱迪拉克XT4整體看起來更加緊實,很有力量感,同時更加年輕、動感。新車采用了風尚、運動雙外觀車身設計,針對不同喜好的消費者而設定。內飾典雅而富有現代都市豪華氛圍,應該可以收到很多都市年輕白領的歡迎。
凱迪拉克XT4的尺寸與同級相比優(yōu)勢明顯,甚至要比國產加長后的寶馬X1來的更長,軸距則與加長后的寶馬X1只相差1毫米。
車型亮點
可變缸技術/智能四驅/最新CUE
在全新的凱迪拉克XT4身上,引以為傲的便是其可變缸技術,2.0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可在四缸和兩缸之間來回切換,從而達到低排放、低油耗的目標,最終實現低至7.2升的百公里綜合油耗及百公里加速7.6秒的出色性能表現。
與發(fā)動機匹配的是9速手指一體變速箱,換擋速度和換擋平順性上都有著不錯的表現,同時也對油耗起到積極的幫助。
除了可變缸技術,凱迪拉克XT4還配備了智能雙離合適時四驅系統(tǒng),它可實現主動式扭矩控制,讓后軸左右輪在0-100%之間快速自由分配動力。高效的動力分配使四驅車型也可以達到兩驅車的低油耗。
同時,凱迪拉克XT4還提供了包括舒適、四驅、運動、防滑在內的4種駕駛模式,滿足了不同的駕駛需求和路況。
凱迪拉克XT4搭載最新一代移動互聯(lián)體驗CUE系統(tǒng)及全新HMI交互方式,具備OTA智能云更新功能,并提供安吉星OnStar 4G LTE服務與原裝集成車載Wi-Fi、Apple CarPlay和百度CarLife手機映射功能。
推薦車型
兩驅技術版/四驅領先版
此次凱迪拉克X4供推出了7款車型,分為兩驅和四驅。
7款車型整體比較下來:
首推25.97萬元的28T 兩驅技術版,也就是入門車型,該有的配置都有,能夠滿足日常出行,比如胎壓監(jiān)測、定速巡航、全景天窗、8英寸大屏、手機映射、LED遠近光燈等;
次推30.97萬元的28T 四驅領先版,如果你比較看中四驅車型,在兩驅豪華運動版的基礎上家2.5萬還是比較劃算的,除了四驅系統(tǒng),還有車道偏離預警、主動剎車和BOSE音響等。
讓人比較詫異的是,對于行駛安全有著極大輔助作用的高清流媒體后視鏡僅有頂配車型才有配備,其它車型必須加6000元才能享有。
競品分析
凱迪拉克XT4的競爭力幾何?
不難看出,凱迪拉克X4的定價與奔馳GLA十分接近,但無奈奔馳GLA和奧迪Q3已經進入市場多年,且都是屬于產品末期的車型,市場終端優(yōu)惠動輒6、7萬元,入門版車型紛紛跌破20萬大關;寶馬X1雖然換代后進入市場的時間不算很長,但目前也有5萬多的讓利,入門級別的車型已經下探到22萬左右。
相比競品,凱迪拉克XT4的價格并無太多優(yōu)勢,想成功搶占市場難度不低。但是,從產品力來看,它并非處于下風。年輕動感的造型更符合都市白領的口味;帶有可變缸技術的2.0T渦輪增壓發(fā)動,動力高效;全新CUE系統(tǒng)可玩性也很高。所以這么看來,它的前景同樣可期。
就在XT4上市的當天,小豹子捷豹E-PACE也同時上市,售價為28.88萬-39.58萬元,具備一定實力的它也將成為XT4最大的競爭對手。
至于沃爾沃XC40,目前僅有進口版本且價格太貴。未來引入國產版車型后,咱們再做實力對比。
小智結語
凱迪拉克XT4作為凱迪拉克國產的第二款SUV車型,自然有著肩負銷量的重擔。雖然外形更為年輕動感,整體實力不俗,但與競爭對手相比壓力依然艱巨。市場接受程度有多高?我們不妨一起留意9月份的豪華SUV銷量。
大家喜歡全新的凱迪拉克XT4嗎?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4 賽力斯駛入港交所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lián)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5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6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