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解讀丨掀起車聯網行業(yè)新變局,《2020年車聯網白皮書》推出

2020-05-18 15:27
Ai芯天下
關注

C-V2X也在面臨多重挑戰(zhàn)

要成功部署C-V2X,我們需要克服許多挑戰(zhàn)。在標準不斷演進的同時,設計人員和開發(fā)人員需要確保其V2X產品的性能充分滿足安全要求。

這些要求還必須符合各種國際和地區(qū)標準,需要與不同的芯片組、車載單元和路邊單元具有互操作性。

有些時候,我們可以利用互通性測試(plugfest)來非常有效地檢查互操作性。值得一提的是,去年4月份由DEKRA在德國舉辦的5GAAC-V2X互通性測試,是德科技也參與其中。

由于許多其他應用也使用相同頻率或相鄰頻率,例如DSRC/ITS-G5共存問題,因此我們還面臨很大的干擾抑制挑戰(zhàn)。

在未來,預計將有大輛汽車配備V2X通信。連通性增加了數據泄露的風險,并可能潛在地影響到車輛乘員的安全。

因此汽車行業(yè)需要建立更安全的通信手段來避免這一漏洞出現。為了克服這些挑戰(zhàn),我們需要在開發(fā)階段進行徹底的驗證和測試。

V2X的兩大技術路線抉擇

V2X就是讓車和車、車和人、車和路實現信息交互,目前V2X主要有兩種技術路線,一種是中國倡導的基于蜂窩網絡的C-V2X,另一種是美國已摸索多年的DSRC(專用短距離通信技術)。

所謂V2X,與流行的B2B、B2C如出一轍,意為vehicle to everything,即車到一切。按照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的定義,V2X是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zhí)行器等裝置,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車、人、路、后臺等對象的信息交換共享,具備復雜的環(huán)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和執(zhí)行等功能。

V2X是車與車、車與人、車與交通設施進行信息交換的一種技術,目的是避免不必要的交通事故發(fā)生,最終目標是支持自動駕駛的實現。V2X主要包括交通設施聯網、車聯網、城市大腦(云計算)以及網絡通路四個環(huán)節(jié),是一場涉足多個行業(yè)的大變革。

隨后,C-V2X誕生,經歷了通信技術從3G到5G的演變,C-V2X逐漸顯現出優(yōu)勢。中國是C-V2X技術的主要倡導國,也是這個領域最大的技術原創(chuàng)國。相比之下,C-V2X更依賴網絡基礎設施(基站)建設、容量大、可靠性突出,且基于5G通信的V2X在延時上也不再有劣勢。

盡管DSRC前期占據優(yōu)勢,但由于發(fā)展緩慢以及福特等美系車企紛紛叛逃DSRC陣營等原因,美國也有轉向C-V2X的動向。目前,中國是C-V2X專利最大原創(chuàng)國,占比達52%,在該領域已覓得先機。

當前車聯網行業(yè)發(fā)展面臨的矛盾

功能較為簡單,現有示范區(qū)的功能一般以紅綠燈信息、擁堵信息播報為主,基本沒有接入ECU的案例,實際功能不是目前駕駛功能的剛需。

主要的原因有三點:

①當前在運營的項目普遍處于初期探索階段,接入邊緣計算、各類雷達的項目稀少,只能提供部分功能;

②限于項目實施能力、通信模式的限制,多數項目尚無法提供足夠可靠的車聯網信號,需要大量后期調試;

③限于車輛研發(fā)周期原因,2020年左右落地的前裝車聯網模塊車輛普遍使用LTE-V模塊,在項目規(guī)劃時并無考慮車聯網信號深度介入車身控制邏輯,主機廠需要研發(fā)試驗的環(huán)境和過程。

結尾:

智能汽車的產業(yè)鏈全局來看,在基礎設施、示范測試、關鍵零部件、整車升級等領域,我國均已形成龐大的產業(yè)生態(tài)基礎,車路協同未來還需要更大規(guī)模、更深層次的跨領域合作以及更高層面的國際交流,快速釋放車路協同的價值創(chuàng)造能力,并將相關應用標準推向國際,將有望實現2025年形成智能汽車中國標準的產業(yè)目標。

<上一頁  1  2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