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鴻課堂O大唐高鴻王世良:C-V2X模組架構的定義與思考

四、問答環(huán)節(jié)

Q1:V2X路端用車規(guī)級模組嗎?

A:從通信上講,RSU和OBU是對等的,兩者完全可以用相同的模組。在實際應用上,車端對可靠性的要求更高一些,要求的工作溫度達到-40~+85℃, RSU一般不需要達到這么高的工作溫度,一般到55度就可以了。所以,RSU使用車規(guī)級模組DMD3A,可以做到錦上添花,可以更好地適應極熱和極寒的室外環(huán)境。

Q2:最近一年內,C-V2X在車輛上會率先應用到哪些場景?

A:在新基建的背景下,今年示范的規(guī)模會進一步擴大,估計會出現(xiàn)城市級大范圍大規(guī)模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道路示范。因為不受滲透率的影響,車路協(xié)同相關的應用有望最先用在運營車輛上。比如說,紅綠燈相關的應用,行人橫穿、沒有信號燈路口的交叉路口碰撞。在高速公路上的應用則主要集中在路面異常事件如異常停車、團霧等方面,有效提升駕駛安全,降低高速公路事故率。

Q3:車聯(lián)網(wǎng)技術是否可以應用到有軌電車上?

A:技術層面看,應用到有軌電車上應該是沒有問題,主要看解決有軌電車的什么問題。因為有軌電車有固定軌道,如果在護欄中運行,且定時發(fā)車的話,大概率不會與外部的車輛或行人發(fā)生碰撞風險;如果不是在封閉環(huán)境下運行,則還是有必要的,所以還是要針對具體的場景和需求。當然,在有軌電車的場站,可以考慮V2I的相關應用。

Q4:單車智能和車路協(xié)同的發(fā)展路徑有什么不同?

A:這是個開放性的問題。之前自動駕駛應該只有單車智能一條技術路線。單車智能的好處是車輛通過各類傳感器和計算使其本身具備了自動駕駛的功能,但眾所周知,其成本是個劣勢。同時,傳統(tǒng)傳感器對非視距的物體感知一直是盲點,且傳感器的采集和學習受外界光線和自然天氣影響較大。近幾年來,隨著C-V2X技術的推廣,車路協(xié)同應用開始逐漸受到了重視,因為車路協(xié)同技術具有一些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比如說站得高看得遠,有上帝視角,可以通過將傳感設備轉移到路上從而降低車的成本,有利于自動駕駛的推廣。雖然如何讓車路協(xié)同更好地服務于自動駕駛還有很多問題需要破解,但個人認為,要實現(xiàn)L4/L5自動駕駛,車路協(xié)同是必經之路。

作者:C114通信網(wǎng)

<上一頁  1  2  3  4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智能汽車網(wǎng)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