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現代危機 表層之下的不利因素仍在涌動

2020-09-18 09:30
車門視車
關注

乘聯會發(fā)布的最新銷量數據顯示,今年8月,北京現代的銷量為40153輛,同比下跌30.9%。今年前8個月,北京現代累計只售出了262621輛新車,同比跌幅達高達31.4%?梢灶A測的是,北京現代今年累計銷量下跌已成定局,從現有市場表現看,北京現代銷量縮水想要維持在三成左右,都很困難。

下跌難止 銷量將創(chuàng)近8年歷史新低

先來看看北京現代在華整體市場表現。

從近7年來北京現代銷量數據看,北京現代連續(xù)4年全年銷量過百萬,2016年北京現代全年累計銷量達114萬輛。自2016年北京現代銷量達到巔峰后,其銷量開始出現大幅下滑,截止到2019年,全年累計銷量僅70萬。

進入2020年,銷量情況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更差。公開數據顯示,其2020年前8個月的累計銷量為26萬。按照這個節(jié)奏,北京現代2020年累計銷量將很難突破40萬,或將再創(chuàng)近八年來歷史新低。

那么,曾經的入住百萬俱樂部的北京現代如今為何變成這幅頹廢模樣?      

合資品牌難破圍  自主品牌持續(xù)施壓

就北京現代產品布局而言,大致可分為轎車、SUV和新能源三大領域。從具體產品上看,目前北京現代沒有一款月均銷量過萬的熱門車型,單月銷量破5000臺車型也僅有領動、悅動兩款車,其它車型銷量十分慘淡。尤其新能源領域,銷量最高的領動插電混動車型月均銷量也只是剛剛過百。

從產品市場定位看,終端售價在12萬元以內的車型主要有領動、悅動、瑞納、悅納、ix25。而這五款車型銷量占比總和為58.1%,也就是說中低端車型在北京現代銷量中貢獻值將近一半。而終端價格在于12-15萬元區(qū)間的車型,有菲斯塔、名圖、ix35、菲斯塔純電動和昂希諾純電動。這個區(qū)間銷量占比為30.2%,其中菲斯塔ix35市場表現表現相對突出。終端價格超過15萬的車型,銷量占比僅10%左右。

不難看出,北京現代雖然屬于合資品牌,但從售價區(qū)間和銷量表現看,已經和國內自主品牌區(qū)別不大,甚至熱銷車型市場表現遠不如吉利、長城、長安等自主品牌爆款車型。

除了自主品牌施壓以外,合資品牌給北京現代的壓力更大。

以終端價格10萬以上的熱銷車型菲斯塔為例,對外宣稱的競品車型是本田思域。而就今年7月份銷量而言,思域銷量為26240,而這個數據已經超過菲斯塔今年前7個月累計銷量。可見,兩款車型相差十分懸殊。

此前,曾有業(yè)內人士表示,韓系車的技術線路不突出,產品缺少亮點,新車引入較慢。韓系品牌銷量增長主要歸因于終端市場大幅度的促銷。換言之,同為合資品牌,韓系車價格定位相對較低,這也是其支撐銷量的重要手段。

縱觀當下國內車市,自主品牌向上發(fā)展,不斷推出品牌高端車型,而日系、德系等主流品牌價格有所下探,上下夾擊之下的北京現代市場空間不斷被壓縮,市場份額只會越來越小,這些狀況僅依靠性價比恐怕是難以有所改觀的。

北京現代: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果說外在因素已經使北京現代受困,那么內在頑疾就注定北京現代短時間內難翻身。

眾所周知,北京現代旗下產品規(guī)劃不明朗,且多代同堂現象十分普遍。比如領動和朗動,在定位上就高度重合,在加上名圖,可以說在緊湊車領域內部競爭就相當激烈。而對于老款車型而言,只能通過降價的方式維持銷量。從現有車型市場表現看,低價路線已經不再奏效,而多代同堂的弊端顯露愈發(fā)明顯。

另外,現有產品矩陣老齡化嚴重,新車技術引入緩慢也是北京現代旗下車型競爭力嚴重不足的重要因素。

需要補充的是,老款車型在產品質量上,也被車主廣泛吐槽。汽車門網數據顯示,北京現代旗下多款車型均有不小的投訴量,領動發(fā)動機異響、轉向卡滯等問題被車主投訴多次,悅動啟動困難問題也十分棘手,以及持續(xù)多年無解的途勝機油增多通病等,都對北京現代產品口碑和品牌形象造成不可修復的負面影響。

面對這種情況,北京現代也在積極整改,一方面高層不斷換水,另一方面,積極推出新車型,但這兩種做法都未從實質上觸碰到北京現代頑疾所在。

據悉,2020年將有多款主力車型和電動車型推出。包括菲斯塔純電動、首款MPV、全新一代伊蘭特、全新一代名圖、第十代索納塔等。其中第十代索納塔及菲斯塔純電動已經上市,第十代索納塔銷量為3207輛,菲斯塔純電動僅58輛?梢哉f,新款車型上市并未達到市場預期。

北京現代副總經理樊京濤曾公開表示,在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汽車市場,北京現代欲重回百萬之巔,不僅要在產品上做變革,營銷體系、采購體系、管理體系、生產制造體系等都要做相應變革,方方面面都需要刮骨式療傷。

確實,銷量下跌只是品牌累計多年的頑疾最直觀的表現結果,究其根源,北京現代需要改善的地方還太多。面對競爭激烈的國內車市,北京現代想要翻身十分艱難。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