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手機變身顯微鏡?蘭丁視霸讓數據隨時可采集
10月12日,在武漢國家生物產業(yè)基地舉辦的人工智能腫瘤早期診斷新技術成果研討會上,由武漢大學蘭丁人工智能細胞病理診斷研究中心自主研發(fā)的“蘭丁視霸(Landing Smart)”智能手機顯微鏡正式發(fā)布。該技術可以將5G手機變成一臺隨身攜帶的全自動、高分辨率顯微圖像采集系統(tǒng),結合5G網絡和人工智能大數據云平臺,能夠實現顯微圖像的采集和判讀標準化、智能化、簡便化、網絡化。
會上,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比較了中國AI和美國的現狀,她表示,對中國來說,AI技術在市場上的“落地”和應用場景,較美國豐富許多;中國在人口上的規(guī)模優(yōu)勢,為AI技術的發(fā)展提供了異常豐富的數據。這兩個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讓中國成為絕佳的AI應用市場。她希望有關方面能從以下方面制定政策,促進人工智能醫(yī)療行業(yè)更好地發(fā)展:第一、需建立高級別協調機制。第二、加強人工智能領域人才、知識產權、科研攻關等方面國家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第三、加強應用場景和數據使用方面的優(yōu)勢。目前中國在應用場景的數據使用方面領先美國,應繼續(xù)對領先行業(yè)進行扶持。第四、創(chuàng)新人工智能準入與收費環(huán)境,降低市場準入壁壘。第五、積極鼓勵和幫助醫(yī)療AI企業(yè)出海。
在研討會現場,一臺華為5G手機裝上“蘭丁視霸”手機端組件后,瞬間變身顯微鏡。演示人員將宮頸細胞標本片插入組件,3分鐘內便完成了細胞掃描和上傳云平臺的工作。后方的“蘭丁”人工智能大數據云平臺通過5G網絡接收到宮頸細胞數字圖像后,迅速完成宮頸細胞分類診斷并生成檢驗報告回傳。與此同時,武漢同濟醫(yī)院的細胞學專家也通過手機接收到了這份報告,對云診斷結果進行在線復核。一次需在醫(yī)院實驗室才能完成的復雜宮頸細胞檢測在很短的時間內便輕松完成。
這一技術的意義何在?武漢大學蘭丁人工智能細胞病理診斷研究中心研究員龐寶川形象地打了一個比方:“醫(yī)療人員只要有一部這樣的手機,就等于隨身攜帶了一個先進的細胞病理實驗室!
龐寶川解釋說,在醫(yī)學診斷中,許多診斷需要通過顯微鏡來完成,但傳統(tǒng)顯微鏡需要受過專業(yè)訓練的人員才能操作,而且價格高達十余萬元,份量沉,體積大,攜帶不便,必須建立專門的實驗室把這些嬌貴的寶貝“供”起來,使用成本較高。醫(yī)療人員采集樣本后,還得 回到實驗室來才能做分析,導致醫(yī)生只能跟著設備走,F在“蘭丁視霸”集人工智能、大數據、5G網絡、機器人等多種新技術于一身,與傳統(tǒng)顯微鏡相比,整套設備的價格、重量都大為下降,一部5G手機只要幾千元,裝在口袋里就能帶走,無論多么偏遠的地區(qū)都能去,當時就能出結果。更重要的是,操作上也簡便了許多,降低了對使用者經驗的要求。
“以往是醫(yī)生用眼睛在顯微鏡下找病理細胞,靠自己的經驗去分析,現在這個過程都由人工智能大數據云平臺完成,醫(yī)療人員在完成采樣后用手機一掃,很快就可以得到檢驗結果。這個過程稍加培訓的人都可以完成,還能避免人工診斷的主觀性帶來的誤差!饼媽毚ū硎,此外,診斷中如果遇到疑難問題,還可以通過云平臺由醫(yī)療專家進行實時復核和會診,受檢患者在家也能通過手機接收檢驗報告!斑@樣一來,傳統(tǒng)顯微鏡的使用成本、使用效率問題,以及對人員和場地的依賴問題,都解決了!
武漢大學教授劉娟認為,這一技術將對醫(yī)學診斷,特別是腫瘤早期篩查帶來積極影響。據介紹,“蘭丁視霸”所依托的“蘭丁”人工智能大數據宮頸癌診斷云平臺已經在國內多個省市的宮頸癌篩查項目中成熟應用,每年為數百萬城鄉(xiāng)婦女提供篩查服務,實踐證明,用人工智能代替醫(yī)生來完成對癌細胞的診斷工作,其效率和質量都高于人工方式,而大規(guī)模早期篩查能有效降低宮頸癌死亡率。
但這一平臺目前依然以傳統(tǒng)的顯微鏡為前端,醫(yī)療人員采集病理細胞樣本后,仍需要將樣本集中到中心實驗室進行上鏡掃描,在大型篩查項目中,短時間內處理大量的樣本無疑是一個極為繁重的任務。現在這種5G手機顯微鏡加人工智能大數據云平臺的組合,能夠讓基層醫(yī)療人員擺脫對實驗室的依賴,直接完成標本的掃描和上傳,可望進一步提高篩查的效率和準確率,降低篩查工作的成本,減少對醫(yī)療人員經驗的要求,讓宮頸癌篩查進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5G+人工智能大數據時代。
同時,該技術還可運用到其他癌癥的細胞病理檢驗和篩查中,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這一技術將讓所有的腫瘤診斷前移,令癌癥成為一種能被及時發(fā)現和治愈的疾病。
據了解,由于“蘭丁視霸”實現了顯微圖像的獲取和判讀標準化、智能化、簡便化、網絡化,只要是需要通過顯微圖像進行精準診斷的行業(yè)都可以運用到這一技術,除了腫瘤診斷等醫(yī)學用途之外,還可應用于生物科學、農業(yè)、工業(yè)、教學科研等多個領域,對于相關行業(yè)檢驗檢測技術的革新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武漢國家生物產業(yè)基地將加快推動這一科研成果的轉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技術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