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CD2AP與阿爾茨海默病

最新研究綜述揭示 CD2AP 在淀粉樣蛋白代謝、tau 蛋白病理、突觸功能及神經(jīng)炎癥中的多重作用機制,為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提供關鍵啟示。

     

《EurekAlert》

3月18日

近日發(fā)表于基因組出版社(Genomic Press,2024年創(chuàng)立)《腦醫(yī)學》(Brain Medicine)雜志上的突破性同行評議綜述文章揭示,CD2 相關蛋白(CD2AP)作為最初發(fā)現(xiàn)的細胞轉運和細胞骨架調控因子,現(xiàn)已成為阿爾茨海默。ˋD)病理機制中的關鍵角色。全基因組關聯(lián)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WAS)證實 CD2AP 是晚發(fā)型阿爾茨海默病(LOAD)的重要遺傳風險因素,其與淀粉樣蛋白代謝、tau 蛋白病理、突觸完整性及神經(jīng)炎癥的關聯(lián)證據(jù)日益充分。

研究于2025年3月18日發(fā)表在《Brain Medicine》雜志上

"CD2AP 分子具有獨特的魅力,它恰好處在阿爾茨海默病多條致病通路的交匯點,"該綜述通訊作者廈門大學(Xiamen University)神經(jīng)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福建省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與衰老研究重點實驗室張云武教授指出,"通過解析其在不同腦細胞中的精確功能,我們或許能突破這一復雜疾病的治療困境。"

CD2AP對β-淀粉樣蛋白代謝的調控作用

β-淀粉樣蛋白(Aβ)沉積和斑塊形成是 AD 的核心病理特征。研究發(fā)現(xiàn) CD2AP 通過調控淀粉樣前體蛋白(APP)的轉運和降解過程影響 Aβ 代謝。實驗表明,CD2AP 缺失會導致 Aβ 生成增加和清除減少,加速斑塊形成。

"CD2AP 在淀粉樣蛋白調控中具有雙重角色,"張教授解釋,"它既能限制 Aβ 的過度生成,又能輔助清除毒性淀粉樣聚集體。任何一方面的功能失調都可能打破平衡,引發(fā)神經(jīng)退行性病變。"

突觸完整性:CD2AP的雙刃劍效應

突觸丟失是 AD 認知能力下降的重要預測指標,而 CD2AP 對維持突觸結構和功能至關重要。但其在不同細胞類型中的作用存在差異:在神經(jīng)元中,CD2AP 是樹突棘形成和穩(wěn)定的關鍵分子;而在小膠質細胞中,過度的 CD2AP 活性可能促進病理性突觸修剪。

最新研究表明,神經(jīng)元中 CD2AP 缺失會導致樹突棘密度降低和突觸可塑性受損,這正是 AD 記憶障礙的核心機制。

"神經(jīng)元和小膠質細胞對 CD2AP 的需求似乎存在矛盾,"共同作者 Yong Wang 指出,"在神經(jīng)元中 CD2AP 具有保護作用,但在小膠質細胞中過量表達反而可能加劇突觸丟失。這使其成為具有挑戰(zhàn)但極具潛力的治療靶點。"

神經(jīng)炎癥與CD2AP:小膠質細胞的調控樞紐

小膠質細胞活化是 AD 的標志性特征,而 CD2AP 在調控小膠質細胞對淀粉樣斑塊的反應中扮演關鍵角色。研究表明,CD2AP 缺陷型小膠質細胞吞噬能力下降,導致淀粉樣負荷增加;但小膠質細胞中 CD2AP 過度活化又會引發(fā)突觸過度修剪和炎癥反應,可能加重神經(jīng)退行性病變。

"小膠質細胞中的 CD2AP 水平需要精準平衡," Yong Wang 補充," CD2AP 不足會導致淀粉樣蛋白清除效率低下,而過量則可能促進神經(jīng)炎癥和突觸丟失。"

CD2AP缺失對阿爾茨海默。ˋD)小膠質細胞病理進程的影響

CD2AP與Tau蛋白病理

除淀粉樣蛋白調控外,CD2AP 還參與 tau 蛋白介導的神經(jīng)毒性作用。Tau 蛋白纏結是 AD 的另一病理特征,可破壞神經(jīng)元功能并導致認知障礙。研究發(fā)現(xiàn)特定 CD2AP 變異體與 tau 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相關,進而加劇神經(jīng)元損傷。

"這一領域亟需深入研究," Yong Wang 強調,"闡明 CD2AP 影響 tau 蛋白病理的機制,或許能揭示淀粉樣蛋白和 tau 蛋白功能障礙在 AD 中的關聯(lián)機制。"

阿爾茨海默病治療的新方向

鑒于 CD2AP 的廣泛作用,其為治療干預提供了獨特契機。但其細胞類型特異性功能增加了藥物開發(fā)復雜度。研究者正在探索:能否通過增強神經(jīng)元的 CD2AP 保護效應同時抑制小膠質細胞過度活化,實現(xiàn)有效的治療策略。

"我們剛剛開始理解 CD2AP 在不同細胞類型中的功能差異,"張教授總結,"我們的目標是開發(fā)精準療法,能夠定向調控 CD2AP 活性,使患者獲益而不引發(fā)副作用。"

未來關鍵科學問題

CD2AP 調控能否成為 AD 的新型治療策略?

如何實現(xiàn)神經(jīng)元與小膠質細胞中 CD2AP 的選擇性靶向?

CD2AP 在 AD 早期階段的作用機制如何?其能否作為疾病進展的生物標志物?

創(chuàng)立于1921年的廈門大學

參考文獻

Source:Xiamen University

CD2AP and Alzheimer’s disease: A key regulator of neurodegeneration and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Reference:

Wang Y, Zhang Y. CD2AP in Alzheimer's disease: Key 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 Brain 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 March 18, 2025. doi: 10.61373/bm025i.0026

免責聲明

本公眾號上的醫(yī)療信息僅作為信息資源提供與分享,不能用于或依賴于任何診斷或治療目的。此信息不應替代專業(yè)診斷或治療。在做出任何醫(yī)療決定或有關特定醫(yī)療狀況的指導之前,請咨詢你的醫(yī)生。

       原文標題 : CD2AP與阿爾茨海默病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