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展落幕了,但這些品牌的前景不容樂觀
撰稿|青檸檬
熱熱鬧鬧的上海車展結束了。據(jù)官方信息,本屆上海車展無論是在參與企業(yè)規(guī)模上或還是參展面積上,都創(chuàng)下了全球之最,換句話來說,如果按照上面這兩個維度來衡量,那么上海車展可以稱為全球第一車展了。
然而,對部份參展的車企而言,這個名號對他們來說并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意義。對這部分的車企而言,從現(xiàn)場情況來看,他們的出現(xiàn)僅僅是“參展”而已。
事實上,這屆上海車展也是近些年來,車事小說難得認認真真看完的一屆車展。不僅為期兩天的媒體日全部到崗,即便公眾日也專程抽出時間前往補看那些在媒體日未曾來得及看的新車。
由此,讓車事小說有了一次認認真真看車展的機會。同時,也讓車事小說看到了部分汽車品牌存在的問題。
首先來聊聊造車新勢力方面。本屆上海車展也是造車新勢力參展最多的一屆車展。大家耳熟能詳?shù)钠放浦,除了拜騰缺席之外,幾乎都出現(xiàn)在了上海國家展覽中心。
從現(xiàn)場觀眾營造的氛圍來看,用“冰火兩重天”來反應觀眾對這些新勢力態(tài)度相對是比較恰當?shù)摹?/p>
最直觀的表象,有的造車新勢力展臺人流絡繹不絕,展車里外都圍滿了看車觀眾,而有的新勢力展臺則除了自家工作人員外,就剩下保潔人員在光滑的地板上來回反復摩擦。
在媒體日當天,有業(yè)內人士戲稱,本屆上海車展或許是他們(造車新勢力)中某些品牌最后的高光時刻。
在車事小說看來,隨著頭部已經完成交付的之外,剩下那些手中不具核心技術的新勢力,勢必將開始走向沒落甚至消亡。
展臺沒人氣雖然并不能代表著這家企業(yè)就真的沒有市場。而是要具體來看沒人氣的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
例如,奇點和GYON同樣兩個都比較冷清的展臺,奇點展臺留不住觀眾的原因,在車事小說看來,除了展車造型不符合大眾審美之外,現(xiàn)場展車做工也比較粗糙?戳说谝谎劬蜎]興趣繼續(xù)看下去。而GYON則是首次在國內公開亮相的全新品牌,且展臺只有一輛概念車型,大家對此并不熟悉。在這之前,也并沒有進行過相關傳播預熱,所以沒有人氣也還算正常。
相比蔚來、愛馳、理想等展臺人流的絡繹不絕,那些個展臺冷冷清清的造車新勢力們(尤其那些還未有量產車上市的造車新勢力)真的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了。雖然一屆車展還說明不了什么,但在大方向也等同于試了試市場的水溫。
事實上,“冷清”并非這些造車新勢力專用名詞,傳統(tǒng)車企同樣存在不少展臺工作人員比觀眾多的多的情況。
在車事小說觀展期間注意到,如海馬汽車、東風悅達起亞、東南汽車、廣汽三菱、東風汽車(東風風神、東風風行、東風風光)、東風標致、東風雪鐵龍、廣汽傳祺、大乘汽車、華晨中華、江淮汽車、一汽奔騰、陸風汽車等展臺同樣冷冷清清,鮮有觀眾在展車面前停留。以至于,上述這些品牌展臺上的工作人員遠超過觀眾人數(shù)。
反觀豐田(一汽豐田、廣汽豐田)、大眾(上汽大眾、一汽大眾)、通用(別克、凱迪拉克)等展臺,幾乎每輛展車的車里車外都圍滿了觀眾。甚至一些車型旁邊的現(xiàn)場銷售人員要同時應對3-5個觀眾的咨詢。
而至于保時捷、奔馳、寶馬、奧迪等豪華車品牌的展臺人氣自然更是爆棚。保時捷展臺甚至人多到需要采取限流措施,來控制進入展臺的人流量。
當然,在人氣上能與上述合資品牌相提并論的自主品牌也還是有一些的。如吉利、長城、比亞迪等。但總體上來看,并不樂觀。
事實上,如果把這些冷熱兩級化的展臺進一步細化后就不難發(fā)現(xiàn)這背后的主要成因——產品。
去掉一系列的包裝,展車才是車展的核心主角。人氣高的展臺,無一例外展臺上的展車分別在其細分市場中都具有著強勁的市場競爭力。反觀比較冷清的展臺,鮮有能夠拿得出手的車型。不是車輛造型怪異、就是車輛品控、用料有著較大提升空間。
所以,從市場角度來看,有冷有熱也正是市場運作的規(guī)律所在。用心經營、誠心為消費者打造好產品好車型的車企在市場中始終人氣不減。反之,意味著距離被市場淘汰的那天不遠了。
———— / END / ————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2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lián)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3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4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5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6 重要信號!奇瑞汽車IPO背后大佬現(xiàn)身海信集團
- 7 打響智駕平權第一槍的外資品牌 - 大眾汽車集團
- 8 菜鳥順豐京東們正在復制“特斯拉時刻”, 無人車來了?
- 9 福耀玻璃,一季度又爆發(fā)了
- 10 地平線機器人歷史機遇期:智駕升級,價值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