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奔馳合資股比爭奪戰(zhàn) 徐和誼要花錢甩“罵名”?
隨著合資股比大限的臨近,一場圍繞合資股比的博弈正在暗流涌動。
這一回,是北汽集團準備出手。路透社日前援引三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稱,北汽集團欲收購戴姆勒4%-5%的股份,以鞏固自身在北京奔馳的地位。
這不是北汽第一次“垂涎”戴姆勒。早在2015年8月北京奔馳十周年慶典活動上,北汽集團徐和誼便透露了收購戴姆勒股份的意向。只是北汽尚未來得及出手,吉利捷足先登了——2018年年初將戴姆勒9.69%的股權納入麾下,成為后者第一大股東。
在一個多月前,北京奔馳的三大股東共同向北京奔馳增資約8.93億美元,北汽與戴姆勒51:49的持股比例未變。盡管如此,雙方均未停止過對北京奔馳的“算計”。北汽擬收購戴姆勒股份,只是雙方圍繞北京奔馳利益博弈的開始。
不可避免的艱難博弈
無論是北汽還是戴姆勒,北京奔馳這頭“利潤奶牛”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北汽集團的營收目前主要來自北京奔馳。北汽2018年1519.2億元的營業(yè)收入,有1354.2億元出自北京奔馳,占比接近九成。此外,北京奔馳12.7%的利潤增長速度也高于北汽的7.3%,前景看好。
再看北汽的其他業(yè)務板塊,北汽新能源(北汽藍谷)近兩年勢頭不俗,2017年開始扭虧為盈,但2018年凈利潤只有1.55億,若減去44.5億的政府補貼,虧損約達43億。2019年新能源補貼腰斬,2020年補貼全部取消,將讓北汽新能源的財務狀況面臨極大的考驗。
北京現代更靠不住。2017年薩德事件爆發(fā)后,北京現代銷量銳減三分之一,2018年繼續(xù)下滑,今年一季度更同比下降18.4%至13,2678輛,為2009年以來最低。
過分依賴北京奔馳的北汽集團,必須守住自己在北京奔馳的那51%的股份,否則,前途堪憂。
另一邊,對經營每況愈下的戴姆勒而言,北京奔馳是一根救命稻草。
數據顯示,戴姆勒2018年利潤相比2017年的106億歐元驟降28%,只有76億歐元,2019年一季度息稅前利潤也同比下滑16%至28億歐元。
利潤銳減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奔馳品牌全球銷量下跌。今年第一季度,梅賽德斯-奔馳全球銷量下降7%至55.53萬輛。4月份,這種跌勢仍在持續(xù),戴姆勒在歐洲、德國、美國、亞太等地區(qū)的銷量都出現下滑,唯獨在中國市場,雖然有奔馳女司機維權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但銷量仍有0.8%的微增長。
從市場層面來看,消費升級帶來的豪華車增量成為車市寒冬一道最靚的風景線,即使在全國狹義乘用車零售同比下滑16.9%的4月,豪華車市場依舊逆勢上漲2.1%,并且未來仍有巨大的潛力。戴姆勒若能提高在北京奔馳所占的股比,無疑能大大提高自身收益能力,緩解財政壓力。
這場博弈無可避免。
2018年12月,戴姆勒計劃將北京奔馳的持股從49%提升至65%,但遭到了北汽的否認。此次傳出北汽欲收購戴姆勒股份的消息,并不令人意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2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5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6 菜鳥順豐京東們正在復制“特斯拉時刻”, 無人車來了?
- 7 重要信號!奇瑞汽車IPO背后大佬現身海信集團
- 8 打響智駕平權第一槍的外資品牌 - 大眾汽車集團
- 9 地平線機器人歷史機遇期:智駕升級,價值重構
- 10 從追趕者到規(guī)則制定者,中國汽車工業(yè)的"哥倫布時刻"正在降臨